通知新闻

学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高等教育:“双一流”背景下推进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转载)

时间:2020-09-08 15:26:54  作者:李平、吴玉程  点击量:
双一流”背景下推进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吴玉程


[摘  要]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保障,是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战略需要。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立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创新驱动,立足于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贯通融合,立足于全方位制度体系的耦合整生。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高校;思政课;一体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实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大力推动以“思政课+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使各类课程、资源、力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目前,“双一流”建设进入提升立德树人成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时期,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为“双一流”建设的战略之需。
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大中小学的思政课要根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体设计安排,形成有机整体的过程,体现不同学习阶段之间的顺序性、连贯性、衔接性,在内容的分布和深度上进行合理布局、科学分工,即各学段“守好一段渠”。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高校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体设计安排,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高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整体推进思政课建设的有机体,使高校教育理念、体系、机制、内容、方法、治理等与高校思政课建设有机融合、相互配合。因此,高校既要实现大学学段与其他学段有机衔接,又要结合自身实际,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与学校各领域改革体系化融合,不断加强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形成立德树人的强大合力。高校要把加强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发挥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统筹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题中之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培养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举措。在“双一流”建设的关键节点,高校要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重点工程去谋划、推进和落实,进一步夯实创新成果,不断巩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保障。近期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高校要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与高校各领域改革深度融合、创新聚合、有效衔接,实现思政课建设与高校学科、教学、教材、管理体系建设的横向贯通,使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为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有力保障,更好地促进思政工作与高校事业融合起来,与学生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坚持内涵发展”的基本原则,明确了“三个更加注重”的要求,为“双一流”背景下推进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更加注重结构布局优化协调。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更加注重结构布局优化协调,把办好思政课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办好思政课的信心。要深入研究思政课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把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有机衔接起来,着眼于各环节、各层面的系统推进,着眼于全方位、深层次的机制改革,着眼于各项制度体系的创新聚合。要在各领域改革的统筹性、系统性、集成性和创新性上下功夫,在更新教育观念、理顺结构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能力建设、推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在突出抓好高校党委这个“主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个“重点”上下功夫,形成各层面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
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新是高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持续推动思政课建设的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师是关键。要以科学治理为着力点,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与效果导向相结合,着力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体系建设、能力建设和效能建设;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积极探索教师队伍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切实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加大思政课教师激励力度,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能力和水平。
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更加注重资源有效集成配置。高校要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专业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要创新教育服务业态,推进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不断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服务供给和教育治理融合发展,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要不断加大整合社会资源的力度,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有计划地安排思政课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要集中精力建设一批国家急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围绕重大现实问题、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
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立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创新驱动、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贯通融合和全方位制度体系的耦合整生,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提供更加科学的制度支撑。
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立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创新驱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在多个场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构成了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四梁八柱”,为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高校立德树人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关键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主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路径是“持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来推进,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融入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高校与社会耦合机制改革等“双一流”建设重点领域,坚持统筹性、系统性、集成性和创新性,持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将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努力构建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的工作格局。
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立足于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贯通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必须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因此,高校要全力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与学科、教学、教材、管理体系贯通融合,使各类课程、资源、力量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快完善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着重组建交叉学科,促进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要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打造高水平的新型高端智库。要立足解决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流学科和一流教材,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高校要抓好课程思政建设,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立足于全方位制度体系的耦合整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新时期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而言,国家不断加强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相继出台多份深化思政教育改革的文件,为高校加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工作思路。高校要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制度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提出的教材体系、人才体系、教学体系、学科支撑体系、综合评价体系、条件保障体系等六个体系与《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里明确的理论武装体系、学科教学体系、日常教育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安全稳定体系、队伍建设体系、评估督导体系等七个体系多维聚合、耦合整生,加大力度、重点突破,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落地见效。要推动建立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建立健全党委书记、校长及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一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服务学生发展的制度性安排。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以及“双一流”建设方案进行重点建设。要把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标准体系,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双一流”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的重要内容。要积极拓展思政课建设格局,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本文为2019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9zsszsx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李平,1066vip威尼斯下载;吴玉程为山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

原载2020年第17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